分卷阅读9  (三国同人)鱼尾轮回(维亮/瑜亮)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wap.88dus.win/93930/9.html

转千回。

姜维一听之下,立觉曲意不俗。

诸葛亮空城一曲,引得蜀地丝竹曲乐风潮忽起,不知多少人附庸风雅,征歌选舞、操琴弄器。姜维偶赴难以推却的宴会时,必见官宦弹琴助兴,无论技艺良莠,都有一班同僚互相吹捧,其状矫揉造作,直令他于笙歌靡丽之中食难下咽、坐立不安,不待曲终,已思拂衣而去。

个中便有水准高明者,也不过欲以一手琴技,跻身fēng_liú人物之群——真真是本末倒置。殊不知高山流水,顺势而成;若无清雅独俊的本性,琴技便似风中乱絮、无根浮萍,技愈精湛,愈是点金成铁,难达大巧若拙,返朴归真之化境。

而此间传出的琴声,却丝丝缕缕尽是心绪。将胸中不可诉之情、眼前不能见之景,极尽描写。便偶有曲音艰涩不谐,也似是心之所向、有意为之,要将胸中困顿一吐而尽。技未全而意先到,想来本是良材美质,又曾得高人指点,若假以时日,或可登大雅之堂……

姜维听着,直把那之前席间闻琴的种种抑郁,一扫而空。若在前世,必然要将那抚琴之人速速寻来,切磋指点一番。然而此刻,他伸出手掌,看了看上面经年挥剑握枪留下的茧,不禁摇了摇头。此时恰逢那琴音中飘来一丝隐忧,仿若有常年难与人言、难为人解的心结,竟与己心境暗合。

闻歌知雅意,听弦觅知音。姜维面上露出极淡的笑意,不自觉地起身下阶,静静聆听。长身玉立于厅前,初月照白衣,不意fēng_liú尽显,一时间羞煞院中红花。

琴声缠绵,如怨如慕,听者一颗心似乎也随着婉转琴声飞扬,飘飘荡荡。此时琴音极细,如悬游丝,其中幽幽欲念,攒至峰顶,正要纵跃而下时——琴音忽尔断绝止歇!姜维一愣,久待琴声再起而不得,好似苦等到相会前一刻,红颜知己遥遥而来,未及看清颜面,却已踏月归去。

姜维静立良久,待续余韵而不得。犹豫片刻,终究心痒难耐,循着那绕梁之音,向后院深处寻去。

------------(5)------------

姜维穿庭过户,且行且看。□□小苑,清雅难得,与规整堂皇的正厅,互成两派景象。苑中木桥假山挑选讲究,俱非凡品,更兼排列奇巧,显然颇为用心。偏那花草疏于修剪,夏初之际,肆意而繁茂,一股天然生气,将雕琢堆砌的痕迹消抹了去。

名门家宅,要讲究不难、要随性亦不难,两者兼有,却实为不易。方才那琴音穿庭,不浮于流水、不滞于山石,染花香而不腻、沾月色而不凄,全因了各中看似有意又无意的平衡。

姜维未曾料想,赴宴关府,尚未见主人之面,便有这许多惊喜。回思关羽虽豪情万丈、刚勇难敌,终究是一介武夫,而他身后留下的府第,却暗含乾坤;看来世事难料,自己在江东,或后继有人,也未可知……

正自思索着,不远处忽有人声传来,虽是细细低语,却似含了纷争。姜维循声看向一座小楼,上有一匾,书“空青阁”三字,字体峻拔,笔致凝重,恰将这院落兼具的空灵与庄重,一尽捕捉。

姜维心头却是大震,闻琴而起的欢愉,一时间消失殆尽。

“亮自柴桑一别,至今恋恋不忘。闻足下欲取西川,亮窃以为不可……”

前世的细节,许多已记不甚清,而乍见字迹,眼前便浮现出当年那封送至江边的催命信件......熟悉的字迹,似是站在旧伤上跳舞的伎人,穿着尖尖的绣鞋,姿势得意忘情。

诸葛亮的字迹,怎地出现在这关府院阁之上?

他不觉向那阁楼迈近了几步,人声便清晰起来。

只听一人道:“为兄先前恨他伤你,可细细观其行事,却难免不逐渐改观……如今他已在府上,你怎又临时反悔,不肯相见?”正是关兴的声音。

另一人冷声答:“兄长之前言语含糊,我只道兄长要见他,代书请柬,不过举手之劳;现下他在府上,却与我何干,又何来‘反悔’一说?”

语音熟悉,却一时想不出究竟是谁。阁中二人半晌不言语,姜维虽早无听琴之意,闻得言谈间似乎提及自己,又不禁想听个水落石出。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正自迟疑不定,那清冷声音又起:

“兄长既这般逼促,我也便不相瞒——我这一生是要追随丞相的,便是为他死了,也无怨无悔。”

姜维在阶下听得惊惑交加。想起方才琴音之中,情致缠绵,偏又求之不得,当真蕴藏刻骨相思之意,难道竟是为了诸葛孔明?

“何必出此不吉之言!”关兴急叹,“你......你可知这也是丞相的意思?日前赵老将军带他面圣,众人观之,皆道朝中虽不乏英俊,皆是难出其右。后逢赵府举宴,冠裳雅会、群公咸集,赵将军让之独坐上座;诸人啧啧指顾,座客更番进觞,更有两朝元老听闻他年方三九,直赞他俊逸不凡,犹似丞相少时——岂不是正遂了你的心愿?”

另一个声音却着了恼:“一派胡言!星月岂可同辉,区区姜维,怎可与丞相相提并论?”

因含了些情绪,音调便高了上去。姜维在阁前将此言听得真切,心凉如水。

自在天水时,听人说起那段瑜亮旧事,竟总归是周郎强要与诸葛亮争辉,争而败绩,败而亡。前生对此类闲言,总一笑置之,自认千古功过可任人评说;当真听到身后评议,方知那时深信错爱之人,早将自己牢牢陷于不义之地。


分卷阅读9(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