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九章 水中坝  暗黑大宋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wap.88dus.win/84315/97.html

出事。

其二就是那条北道,河北境内,特别是沧州,现在是万湖之国,有许多小湖泊与池塘。因此宋朝只要守住河北中部三关一线,胡人铁骑就难以南下。

然而现在河水北流,水势浩大之时。河水必会冲向所有低洼处,包括天然的。以及为了军事之用人工开挖的所有湖泊池塘沼泽,然后河沙沉淀,这些湖泊池塘一起全部消失。

消失后会产生什么后果?从长城岭往东,几百里的防线,一坦平川,铁骑可以任意驰马纵横。

那样,没办法防了。

因为关系到军事,章楶便将王巨这段话记录下来。

记录的还有郑国渠。王巨随便聊着,便聊到了郑国渠,说是若重新修起郑国渠,可得良田几万顷,甚至也能争决其他地区几万顷耕地的灌溉问题。

于是章楶也写在奏子里面。

但这个奏子主要讲的还是黄河淤田以及设泄洪区的事,这两件事几乎一笔带过。

没想到韩琦注意的就是这两件事。

西夏终是皮癣之痛,北方的那个国家才是庞然大物。

他接到章楶奏子后,立即派人下去查看两股黄河,果如王巨所料。请相信,王巨一次没有去过那两支黄河。说明王巨对黄河。或者说对水利比较懂。

但这个黄河很头痛的,得多少人力与物力财力才能修好,况且王巨也没有说什么解决办法。

这次王巨大捷。不过大家都清楚,到此为止了,没有财力支持,根本不能做到扩大战果。韩琦便又想到了郑国渠。

陕西用兵比河北用兵费用更高,主要原因就是运输费用太高了,这个运输主要就是粮草。

正因为这个粮草,都不敢将三军调到前线去。

大顺城之战胜了,这也是侥幸,陕西现在不缺粮。万一遇到了旱灾缺了粮食,恐怕蔡挺与王巨会迎来灭顶之灾了。

因此他又想到了这个郑国渠。然而谁懂?

不看这个郑国渠,它会涉及到各方面的学问。

所以韩琦想让王巨先试一试水。控制规模,节约财帛,就是失败了,问题也不大,权当是积累一次宝贵的经验。

韩琦是这样想的,不过王巨真同意了,那会困难多多。

现在欧阳修提出疑问,韩琦便将那个奏子打开,指着上面关于黄河的那段描述,说道:“永叔,果如那小子所料。”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欧阳修立即严肃地说:“这么说来,他会有好见解。”

“恐怕不能,但大约会提供一个建议。”

“好,就纵容他一回。”

其实王巨那时交谈时,提到的郑国渠也只随便说一说,当初秦国的郑国渠是能灌溉四万顷,但那是秦国,现在宋朝水土恶化严重,根本做不到了。想要做到也行,但得堆金山银山下去,试问国库里有这个金山可以往下堆吗?

但就是得到一万顷良田,或者再少一点,五千顷,那也是好的。这五千顷可不是种世衡那个营田,靠天收,一亩一石也有可能,再抛去种籽,只有几斗了。但这五千顷,若成功的话,一年可能增加一百万石以上的粮食。如果再按照王巨在华池推广的那种移载法,那可能是一百五十万石,两百万石,整个泾原、环庆、秦凤三路军士粮食都够了,酿酒的粮食也不存在问题了,用兵成本将会下降一半有余。

韩琦想得好啊,但他有没有想过,若那样,人口继续在增涨又怎么办?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想办法将西夏干掉,那怕就是不打仗,兵费一年也会节约一千五百万贯以上。若打仗,还不知得花费多少。少了这个大包袱,宋朝那不亚于换上了新式铠甲,会无比的轻松。

韩琦立即将重要的大臣集于政事堂。

赵曙病重,军国大事几乎就是韩琦做主了。

六七十名大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起来到政事堂。

司马光与彭思永看到王巨站在哪里,觉得很奇怪。

张方平也看到了王巨,心里面同样在想,这个小家伙怎么跑到政事堂来了,不是你呆的地方。

韩琦看到诸人来齐,说道:“王巨,你有什么想法,说吧。”

“韩公,这是……”彭思永不乐意了。政事堂是什么场合,就是自己若无重大军国事务,也不能随便进来。况且这个小屁孩子。

“彭公,听他说一说吧。”

“谢过韩公信赖。下官先从华池县说起,下官在华池县境内建了许多水堰,当然它们都很小,大者不过两三百亩,小者只有几十亩,不过华池县多山少谷,百姓密度也不大,这些水堰基本够用了。然而下官想说的。建了那么多水堰,县里面没有拿一文钱,也没有引起一件争议。”

不看建水库,也很麻烦的,弄不好就引起水源之争,还有水库建起来,必淹没一些良田,想做到没有一点纠纷,那个很难很难,王巨能做到这一条。确实能当着这么大佬面前拿出来显摆了。不过王巨也不是为了显摆,而是要引出下面的话题。

“之所以如此,一是我非是拦水。而是引水,并且刻意地考究了其深度,汛期时大家只愁水多的,因此将水引到水堰里,不会有争议,旱季时,引水渠深度不足,无法引来各条河溪中的水源,由此不发生水源冲突。其次是水堰的选址。务必以盐碱地或者多石砾地为主,这些地产量有限。即便淹没,百姓也不惋惜。故没有产生争议。然而做到这两条很难。特别是选址,不仅是低产的盐碱地石砾地


第二八九章 水中坝(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