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 无巧不成书  重装突击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wap.88dus.win/82381/129.html

展,用不了多久。离心力本身就能推动骨冢脱离比邻星的引力束缚。

在天军,利用公转离心力是任何一位指挥官都必须精通的必修课。

“它们没机会了。”说完胡斌在仪器上操作几下,星图中立即标出了骨冢的公转轨道。

吕剑和叶飞一起凑过去,只见骨冢的公转轨道呈大比率的扁椭圆形,轨道一端以极小的角度切入近日点,若是距离比邻星再近一些,将毫无疑问地正面与恒星相撞。

胡斌耸耸肩,幸灾乐祸地说:“它们的时间不够,不等外骨人控制住骨冢的姿态,骨冢就会飞到近日点……比邻星直径只有太阳的七分之一。大概是木星的一点五倍。做为恒星。它实在是太小了,不过再小也是恒星,表面温度不低于两千五,随着骨冢逐渐飞到比邻星身边。表面温度会慢慢加热到至少一千八。只会更高不会降低。”

吕剑与叶飞面面相觑。这也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最难对付的骨冢竟然已经陷入毁灭的边缘。

高温对骨冢的影响不大,但生物战舰毕竟是活的生命。即使已经进化得适应了宇宙环境,其进化方向也只是针对低温,微波炮的作用原理与微波炉相同,微波震动水分子产生热量都能灼伤生物战舰,何况是近两千度的恒星高温?

叶飞脑中突然闪过一道闪电,他一把捂住了脸,“入侵太阳系的那个群落,骨冢一直不肯飞越海王星轨道,是不是也因为怕被太阳的引力捕捉?”以当初的位置来看,一旦先锋骨冢被太阳的引力抓住,其公转轨道必然与长周期卫星一样的扁,飞到近日点的时候,表面温度肯定低不到哪儿去。

“这个我还真没研究过。”胡斌挠了挠后脑勺乱蓬蓬的怒发,“不过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天狼骨冢的状态有许多巧合的因素在内,正常情况下,骨冢很难陷入这种无法控制的状态。”

“算了,等等看吧,骨冢没毁掉之前,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叶飞,引爆吧。”吕剑说。

“是!”叶飞大声答应,马上利用旗舰的通讯系统向长江号下达引爆命令。

核弹是军刀的队员放下的,引爆密码也在长江号上。

片刻之后,前进基地外表面突然绽放,炙热的白光过后,无数碎裂的巨石夹着数不清的生物战舰残骸腾空而起。

白星舰队全军覆没。

叶飞返回长江号,根据吕剑的命令,除了尚未归队的黄河号之外,其余战舰集结成战斗编队,飞向慢慢步入绝境的骨冢。

在骨冢真正毁灭前,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为免夜长梦多,吕剑决定再次利用小行星的撞击,人为地加速骨冢的毁灭。

可是这个命令遭到了胡斌的强烈反对,他的理由很充足:小行星的撞击并不十分准确,更无法预料撞击后的结果。撞击若是只加速骨冢的飞行速度,那么就会减少骨冢在恒星附近的时间;撞击也有可能减缓骨冢的自转速度,界时骨冢根本不会飞向恒星,而是直接脱离了引力束缚。

胡斌的反对有理有据,赢得了广泛赞同,吕剑不得不打消了这个不成熟的念头,专心地等待骨冢毁灭的时刻到来。

远征军飞近骨冢,但始终保持五光秒左右的距离。

远征军的迫近似乎引起了外骨的人警觉,一支与白星舰队相当的外星舰队飞离骨冢,徘徊在骨冢上空摆出防御的姿态。

压根儿没想进攻的吕剑哑然失笑,主力继续保持距离的同时,不时地派出单舰进行佯攻,牵制敌军的力量。

既然骨冢的动力来自于生物战舰,那么将一批生物战舰牵制在骨冢之外,岂不是等于间接削弱了骨冢的动力?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骨冢越过了黑玻璃的轨道之后,胡斌敏感地建议吕剑停止前进。

比邻星只有两颗行星,黑玻璃是其中距离恒星较远的那颗,虽说它的位置的确在比邻星的宜居带上,但是行星的大多数表面却呈现玻璃状的结晶状态。

刚刚抵达比邻星的时候,胡斌就曾提起比邻星是一颗脾气暴躁的耀星,若是舰队继续前进。万一正好遇上比邻星发脾气,恐怕舰队只能立即进入超光速状态,才有逃出升天的可能性。

被提醒的吕剑从善如流,马上下达了停止前进的命令。

为了看骨冢怎么毁灭将远征军置于未知的危险境地之中,这种蠢事他还干不出来。

比邻星的直径小光度弱,宜居带内的二号行星与恒星的距离很近,被恒星风烧结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远征军三万大军屏住呼吸,焦灼地期待着骨冢毁灭时刻的到来。

尽管外骨人极力挣扎,但还是没能在大限到来前完全控制骨冢的姿态,天狼骨冢旋转着接近比邻星。骨冢表面开始逐渐升温。

毁灭已进入倒计时。远征军一片欢腾。

然而意外又一次降临,即将进入“死亡轨道”的骨冢上突然飞起大量的生物战舰,这些生物战舰起飞后并不远离骨冢,而是聚集成团。悄然隐没在骨冢背向比邻星的一侧!

远征军中顿时陷入一片惊愕的宁静。随即战士们失望地议论纷纷。

谁也没能预料到外骨人还有这样一招。

宇宙中的真空环境缺乏引导热量对流的媒介。骨冢面朝比邻星的那一面虽然会因为恒星的高热而升温,但背朝恒星的一面,却因为骨冢挡住了恒星的高温而得以继续保持原本的温度。

人类最熟悉的例子应该要算水星。它的正面温


384 无巧不成书(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