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人类是意识与物质是并存的产物  经伦论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wap.88dus.win/71305/6.html

里智力开化到认知一切的程度,这一切一定与地球的气候变化有关。要知道我们经历的短短六千年在地球生成的四十亿年中是多么微不足道,细微到不及一滴水击石的瞬间。

就是如此短暂的瞬间开化了人类,六千年前的地球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是科学家必须探索的事情,而不是宣教“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至于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类,就与狗熊之所以是狗熊是一个道理。狗熊掰棒子永远是掰一个丢一个,要让它掰一个,夹一个,再存一个这是永远都不可能的事情。因为狗熊的基因组合里天生就没有掰一个夹一个,再存一个的基因序列。

人类的文明意识,社会意识,国家意识,自我意识,自由意志全部都来自人类自身,这与在物质条件下劳动创造没有任何关系,劳动并不能改变人的本质,如果劳动能够改变事物发展的本质,那么我们看到的猴子也很勤劳,为什么勤劳的猴子不能演化成人呢?

由此可见,如果人类基因组合里没有人类的先天意识,先天基因,单靠后天劳动,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出现现代如此智慧的人类。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理学中阴阳合同论,天人合一论应该更加符合哲学逻辑,可是为什么西方哲学又要将事物发展的过程分为唯物论与唯心论呢?

这一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事物发展的过程本身就存在两种不同发展变化过程,只是存在谁在先谁在后的问题。

比如爱情与国家意志。

爱情,爱是什么,爱是人类对人与事物的专注倾向,归于理念论的范畴,情是什么?情是爱的体现,情是现实存在,情是物质条件决定意识的结果,归于唯物论的范围。

情是责任的具体体现,两个人的世界有爱只是意向,有情才有结果,当爱与情结合到一起时,才是人类灵魂升华的最高境界,这就符合“天人合一”的逻辑思维。

而国家意志就完全是唯心论的逻辑范围,国家是抽象的概念,意志也是理念意图,这两个定义都是唯心论的范围。国家不是物质条件决定意识的产物,因为人类力图通过一个固定的形式来固定群体的利益时,意图是明确的,理念是清晰的,都是在追求一种固定的模式,力图通过这个固定的圈子来达到安全保障的目的,这一切都是意识作用下产生的物质结果。

人有意图才有依赖意志才有国家的产生,中国人老是反向思维,认为先有国家才有人民,国家是什么?国家只是个概念,有了人民才能有国家。

国家理所当然的是主观意图决定下的物质基础,自然是唯心论的范畴。

意志更是如此,意志是国家产生后人民意志的具体体现,是意图理念所追求的目标,必然是唯心论的范围,人民是什么?人民也是抽象的概念,归于唯心论的范畴。

由此可见,唯心论并不是牛鬼蛇神,并没有那么可怕,当人的意志坚定于某一事物时,才是改变客观现实的动力,才能实现某种目的。

通俗地说,当人的理念倾向于选择改变现实时,社会才能发展,当然这种情况包括好的意图,也包括坏的意图。如发动战争,发起战争的人就是以个人意志改变客观存在的唯心论的现实现象,自然是意志决定了物质基础,改变了社会的客观存在,最终形成战争的结果。

又如人类的灵魂与记忆。

人类的灵魂是附加于人类**之上的理念性的东西,有引导人类意志的作用,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真实存在,人没有了灵魂就是死人,就直的只存在物质基础了,因此人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的产物,代表了阴阳论的最高境界,所以人的活动着就归于唯心论的范畴,睡着了就归于唯物论的范围。

记忆,柏拉图认为人类的智慧是记忆碎片的重演,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类的智慧是先天就已经具备的,出母体后从幼儿到成人通过不断学习示就是找回已有记忆的演绎过程。这个道理应该说非常正确,因此西方人普遍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所以说记忆就是物质决意识的结果,归于唯物论的范畴。

从人类的客观存在上看,人类智慧具有先天条件性,存在物质基础决定意识存在的因果关系,否则后天的实践就无法找回原有的记忆碎片,不然人类不可能如此智慧。

从人类现在具备的智慧来看,人类最终只会把自己推向灭绝。

这一切都与意识在先,还是物质在先有关,如果意识决定了物质,就必然产生唯心主义的后果。比如希特勒主导了德国的国家意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就开始了。

如果物质条件决定了意识存在,就是唯物主义的结果了。比如围棋“阿尔法”战胜韩国棋手,就是物质条件决定了意识理念。

中文把人的意志决定物质条件定性为唯心主义(ideali)的说辞是不准确的,准确的说人类的意志存在于理念之中,当一个人有一种思想,一种想法时,思想在理念的作用下才会付诸行动。

比如国家意志,爱,孝心,规划蓝图等等这些都是理念上的唯心倾向性的逻辑思维。

由此得出以下结论,人类是意识与物质是并存的产物,不但是谁在先谁在后的关系,还是天人合一的关系。

只是事物发展“对立与统一”的存在要比“对立而统一”存在更加科学,不然“天人合一”也不会死在半路上了。

直观


第六章、人类是意识与物质是并存的产物(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