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田黄石印章  风范烈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2)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wap.88dus.win/67333/186.html

下收下。”

源幸野看到风范烈从怀中拿出来一块田黄石印章,看到这枚软宝石玉章,源幸野心头大动,这种东西,价值不菲。

源幸野向来本着事大按事大的方法做,事小按事小的方法来。以应横天那一次所送的财物来说,比起这枚田黄石玉章可大了不知多少倍去了,更不用说应横天最后拿出来的那件豫州之鼎。

但风范烈可是一位华夏古董商人,他可不是代表一个国家前来的,一个古董商人能拿出来这么一块大如核桃的田黄石玉章送礼,那可真是和应横天当时拿出来的那件豫州之鼎有那么一比了。

田黄石是华夏国特有的“软宝石”。全世界只有华夏国福建寿山地区一块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中出产,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

而风范烈拿来出的正是这样一件极品田黄石印章。

田黄石材质温润凝腻,在软质雕刻石中居第一品。明、青各朝均被作为贡品献入皇宫,被雕刻成御用玺印及艺术摆件,故田黄石又被尊为“石中之王”、“石帝”。其身价无与伦比。

田黄石在历代时期本来就产量极低,经过数百年的不断采挖,早在一百年前,已挖掘殆尽。

风范烈拿出来的这枚玉章是极品田黄石雕刻的印章,这可是如今难道的宝贝。

极品田黄石历代挖掘能流传至今的,已经成为稀世珍品,大都进入各种的收藏机构。少数流散民间的,皆被藏家所珍藏。

田黄石制印历史,至少可溯源到晋朝的“零陵太守章”。田黄石含大量三氧化二铁,所以色泽显得特别绚美不凡,尤其田黄极品更令人爱不释手。

田黄石大致可分为田坑、水坑与山坑石三种类别。其中著名的极品田黄石属田坑石,它产于寿山溪边的“水田中”,石质极为温润、绵密、细腻,并具有萝卜纹,有的还带有红筋或红格。

风范烈拿出来的这一枚田黄印章正是这种特性的极品田黄。

源幸野知道,田黄石极品石材产地在寿山乡到高山峰之间,分为上中下坂田和溪中搁流田四个区域,产量小,因而相当珍稀难得。

田黄石按色分田黄、红田、白田、灰田和黑田,田黄又分桔皮红、桔皮黄、金黄、枇杷黄、桂花黄、熟粟黄等。田黄极品因质佳色浓,稀少难得,价格极高,早有“一两田黄十两金”之说,而现如今田黄极品的价值可以说是“一两田黄万两金”,足以见其收藏价值。

源幸野把这一枚田黄玉章拿在手中,眼神中满是欣赏之色。

田黄石直观的第一眼就应当是它的颜色———“黄”,这必须放在首位。因为黄颜色是中华民族的正色,是国色,“黄”和“皇”又是谐言,和封建社会的皇帝沾边。

所以,田黄的“黄”,就要求黄得浓艳俏丽,黄得娇美醒目,黄得明朗神采,如同金子般的灿烂。如果外面有包裹着的皮质层,如“银包金”、“金包银”、“乌鸦皮”等品种,也应当要求色差大,黄白分明,黑黄清晰。而某些颜色黯淡、混浊,偏杂色或模糊色的田黄,即便质地不错,块头再大,也称不得上品田黄,更不要说极品田黄了。

源幸野知道田黄石的品质高低优劣一般以“六德”作为欣赏、品判的标准。

六德即细、洁、温、润、凝、腻。极品的田黄,可集凝结、脂润、通透、纯净、细腻为一身,宝光四溢。握于手中,如同婴幼儿的肌肤,温嫩细润无比。平时即使不加养护,也能保持湿润,无干燥之感。同时,极品的田黄,纹理要美,格路要少而浅淡,如生有皮质层,应求薄而质细者为佳。

而风范烈拿出来的正是这样的一块由极品的田黄石雕刻的印章。

石材或印章以高大方正为优。但田黄“无根而璞”,出土时均为椭圆状,一般人不忍取方正。那么,如果是椭圆形,则应尽量取饱满、浑圆、规矩,长、宽、厚比例协调的为好。那些矮、小、仄、薄,棱角尖凸,未加取舍,纯为凑重量的则不值得高价入藏或投资。在田黄石形的方面,宁要小巧而别致的,不要选择大而平庸者。

这枚极品印章大如核桃,细、洁、温、润、凝、腻六德皆备,它黄得浓艳俏丽,黄得娇美醒目,黄得明朗神采,如同金子般的灿烂。

上极品田黄玩件、印章还必须要有制作工艺。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田黄亦然。即便是质优的田黄,如未雕未琢,无钮无工,充其量也仅是一块上等石材,一方美石而已。

风范烈当然拿出来的这块田黄石印章有一条栩栩如生的龙环绕着,显现出来一种王者之气。

“真是好东西!”

翻来覆去的看了良久之后,源幸野感叹着把这枚田黄石印章放在条案之下,然后对风范烈说道:“这礼物太贵重了,幸野实不敢收啊。”


第四十八章 田黄石印章(2/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