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柏梁联诗  汉家儿郎——冠军侯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2)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wap.88dus.win/43123/86.html

p>此刻的柏梁台上,刘彻听完了霍去病的解释,点头笑道,“很好,大司马骠骑将军这是在自述己职,漠北虽然大胜,匈奴仍未降服,国家仍是用兵之时。那么,下面诸卿也就都依此例,各述己事、各言己责吧!”

陛下说罢便看向丞相李蔡。后者连忙站起身来,既然陛下让大家“自述己事,自言己责”,那显然不能随便乱接句,他必须扣着丞相的职责来说话,只见李蔡略一思忖,接了一句道,“总领天下诚难治”。

这句话说的确乎是丞相之责,刘彻听罢点头,“不错。”接着看向大将军卫青,“下面该大将军了。”

此时众人的目光全落到了卫青身上,霍去病也紧盯着舅父,同时在紧张的思考着,“陛下为何要如此安排顺序?这绝对是故意的!他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呢?而且自己在前面已经说过了征战的内容,现在舅父又该从哪个角度来‘述己事,言己责’呢?”

卫青平静的脸上却看不出任何神色的波动,仍然是端正恭谨的起身,深邃的目光越过台下碧波荡漾的昆明池水,似乎看到了很远的地方,一片雅静中,众人只听得他接句道,“和抚四夷不易哉”。

霍去病的心放了下来。舅父这句话接的非常有高度,也非常巧妙:既没有再提对匈战争,又提到了天下还远远没有大一统,既点明了“四夷”的问题主要是政治“和抚”,而一个“不易”又隐含了战场和军事。

陛下听完了,并没有马上表态,似乎是慢慢的品了品滋味,才微笑着点点头,把目光转到了御史大夫张汤的身上。

经过了这小一会儿功夫,张汤已经有所准备,见轮到了自己这里,便不慌不忙的起身接句道,“刀笔之吏臣执之”。

刘彻听了这句诗不禁一笑,因为这七个字正是张汤的风格,够酷够狠。御史大夫乃是监察执法之官,而张汤素以执法严峻深刻著称,常被时人骂作“刀笔之吏”。“刀”是指古人改削简牍的工具,这个词的意思是说张汤深谙法律规则,文笔犀利,操纵案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今日张汤在御前“自述己职”之时,干脆豁出去以“刀笔之吏”自称,这股子倔强狠绝的劲头,不管别人喜不喜欢,反正刘彻是非常欣赏的。

此时三公已经联过了句,下面该轮到九卿了。太常便先起身接句道,“撞钟伐鼓声中诗”,宗正又连忙接句,“宗室广大日益滋”,然后卫尉接句,“周卫交戟禁不时”,然后轮到郎中令李敢,他接的是“总领从官柏梁台”。

这些话全都规规矩矩,没有任何毛病,刘彻自然通通点头认可。再往后面,大家都已有了准备,就一个比一个顺溜了,一句接着一句,须臾之间已经有了二三十句,君臣联句顺利完成。

当然此刻柏梁台上的众人,也完全不可能想到,他们今日一时兴起的联句,居然会在后世演变成为了一种专门的“柏梁体”,从而被沿用了两千年。后人每每思及那个时代,往往会发一句类似的感慨:那个时代为什么会聚集那么多有意思的人物?为什么会留下那么多的典故传说、那么多的人间佳话?那个时代,可真是一个有故事的时代。

不过此刻的霍去病不可能想到后世的事情,他也没有心情细品今天每句诗的内容含义,他一直在思考的,还是今天联诗的次序。陛下故意如此安排次序,究竟是为了什么?别忘了,压制太子的舅氏,就是压制太子啊!

混血女主播直播后忘关摄像头 私_生活视频遭曝光!!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ei222(长按三秒复制)!!


第八十六章 柏梁联诗(2/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