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  白雪奴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4) 目录 下一页(2/4)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wap.88dus.win/19145/67.html

笔如箭般射出,瞬间扎穿了那名宫女的心脏。

血溅三尺,染红了她身前的门框。

惠帝回头一看,略有些吃惊,问:“董卿,你为何杀她?”

董含笑道:“她要去通风报信。”

惠帝盯着门框上那一滩血污,道:“别这样,太残忍了。”

董晗用手轻轻地掌着惠帝的头,让他转回来面对吴允等人,温言道:“陛下不要看,免得晚上做恶梦。”

他说罢,行至惠帝身前,用自己把皇帝和吴允隔开,抬手一挥,瞬间色变,怒道:“你们还不将这乱臣贼子拿下,是想放他出去走漏风声不成?禁军何在?进殿拿人!”

只听“哐”地一声,整个宣室殿的门扉全部被阖上,黑压压的禁军冲入大殿,将吴允团团围住。

吴允惊慌失措,挣扎着爬到惠帝面前以头抢地,大喊着:“谢太傅孤公无子,岂有反理?愿陛下审之!审之!”如此磕了不过两三下,他已是满脸鲜血,凄惨得不成人样。

惠帝见状,动了恻隐心,心道,吴允说得不错,外公没有儿子,他造反又有何用?他的额前冒出一层薄汗,却被董晗一只冰凉柔软的手给轻轻抹去了:“陛下,时候到了。”

惠帝闭目蹙眉,想了好一阵,最终点了点头。

禁军见状一拥而上,将吴允五花大绑、嘴里堵满麻绳扔在一旁,显然是早有准备。

先拿人再问罪,吴允彻底明白了。谢瑛自以为春风得意,却在不经意间已落入萧后精心织就的罗网——他让惠帝册立广陵王为太子,是触到了那毒妇的底线啊!

挣扎徒劳,吴允失神地瘫倒在地。

董晗与惠帝相视一眼,得到了皇帝的许可,开始询问李、孟二人:“尔等可知,构陷朝廷重臣乃是欺君大罪?”

李峯脱口而出:“贼子谢瑛在府中豢养私兵,是乃人所共知!今日戌时三刻,他更是派府中的大戟武士兵守住了云龙门,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望陛下圣裁!”

惠帝眼中隐约露出惊恐的神色,董晗见状,伸手在他肩头轻轻拍了两下。惠帝镇定下来,道:“太傅年近六旬,有辅佐两代君王的功绩,难免居功自傲,平日言行或有不妥,这些寡人都知道,但从未想过他会有不臣之心。况且,他家的私兵想来不会太多,仅仅是守着云龙门,或许是家中有财物失窃,正在抓贼?”

诛杀通风报信的反贼太过残忍?谢瑛为了抓贼陈兵云龙门?只怕以惠帝的心思,若非谢瑛带兵打到殿上,他是决计不会察觉什么“不臣之心”的。在旁人看来,这位皇帝实在太过幼稚。

孟殊时未进入殿中时,总觉得关于惠帝的传言,诸如“何不食肉糜”“官私蛤蟆”这类的,俱是十分荒谬。但当他升任殿中中郎,与惠帝接触日多,才发现传言不假。

他不禁要想,先帝明知惠帝羸弱,仍在齐王与梁玮二者中选中了他。宦官董晗是个武林高手,本可离宫逍遥度日,却自年少相遇开始,就守着惠帝寸步不离。这些人难不成都疯了么?

孟殊时看了看门框上宫女的鲜血,想起惠帝说“太残忍了”,不禁动容。先帝也好,董晗也好,他们非但不疯,反而比任何人都看得更清楚。他们希厌倦了政治中的明争暗斗,望天下能有一位仁慈的君王,带给从腥风血雨中诞生的大周朝一点仁爱和希望——惠帝是个天生的善良人,未知人世险恶,满脑袋天真烂漫的想法,他拥有最纯真的善良与仁慈,即使这种善良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看起来愚不可及。

只可惜,先帝低估了大周朝腐化的速度,惠帝实在难胜其任。

除非有人力挽狂澜。

孟殊时出身书香门第,父兄俱是一方父母官,父亲最初教他的四个字便是“忠君爱国”,其中,“忠君”是摆在第一位的。他想要做那个力挽狂澜的人。

孟殊时坚定了“忠君”的信念,深吸一口气,肃容回禀道:“回陛下,羽林卫有护卫天子、明辨忠奸的职责,谋反事大,下官从不敢妄加猜测,但更不能放过蛛丝马迹。幸而谢太傅自恃为先帝钦定的辅政大臣,平日里从不曾收敛,下官与李大人带羽林卫三、五部暗中查探近两月,结果令人震惊。”

惠帝的脸色愈发凝重,想来萧皇后常常在他耳边吹枕头风,让他一直就有些疑心。此刻,事情终于被两个小军官戳破,他一时间有些难以相信,但又不得不信,便道:“全都报上来,若尔等所言非虚,便是有功无过。”

李峯思虑颇多,不愿去做这个“出头鸟”,此时默不作声。

孟殊时倒不在意,他甚至早就已经打好了腹稿,一口气将谢瑛的罪行和盘托出:“谢太傅其罪不胜枚举,但大罪有三:其一,欺上瞒下,阳奉阴违,伪造圣旨,对先帝大不敬。据中书令华益供述,先帝卧榻弥留之际,曾令他代笔书写遗诏,以赵王梁伦与太傅谢瑛同为辅政大臣,但这封遗诏未能送出宫门,便已被谢瑛截留烧毁,是想要独揽大权。”

董晗问:“此事可有证明?”

孟殊时答:“中书令华益为此事,多年来良心难安,他愿上堂作证。另有一人可为人证,便是谢皇太后。当年先帝弥留时,唯有谢皇太后与谢太傅二人侍奉左右。”

惠帝不敢惊动太后,只让人速传华益入朝,示意孟殊时继续说。

孟殊时接着说:“其二,结党营私,私自募兵,对陛下大不敬。御史台早已暗中对此事展开调查,据御


第67节(2/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