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  [历史剧]朕不能死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4) 目录 下一页(2/4)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wap.88dus.win/18655/46.html

练队,同样的,也开始不分青红皂白的开始对回民进行屠杀。一时间, 陕甘地区的汉回两族可谓杀红了眼,甚至已经上升到了“种族清缴”的地步。

回族统领杜文秀和马化龙如今自觉骑虎难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提出了“圣战”的口号。

“圣战”字面意思是神圣的战争,自然,这词被人更多的关注是宗教组织将驱逐外国人及异教徒和建立纯粹意义上的单一宗教国家所进行的军事活动。

无论是天主教还是伊斯兰教,都宣言教徒为"主"而战牺牲后灵魂可以进入天堂。这种精神激励成为伊斯兰教迅速扩张的重要原因,也成为天主教东征的精神基础。

在中世纪欧洲天主教会向中东地区被穆斯林所统治的圣城耶路撒冷发动十字军东征侵期间﹐当时欧洲天主教会在向普遍信仰基督教民众动员参军出征时的号召﹐许诺他们战死后可进入天国﹐所以称作是圣战(holy war),后来成为十字军的精神号召,从此圣战一词被赋于了浓厚的宗教意义,指以神的名义发动的战争,或战争的目的是实践信仰,于是,这个词语正式被纳入词典。

而回族就是一个几乎全部信仰穆斯林的种族。

“好家伙,除了恐怖主义,现在居然还要给我搞宗教帝国,种族灭绝?!这是欺我大清无人吗?谁给他们的胆子!”

载淳眼里泛着寒光,一把把所有的鱼饲料都丢到了水池里,引得银湖里所有的鲤鱼都争先恐后扑食。

曾国藩站在载淳的一旁,听得载淳的话,也沉默不语。

“曾老,朕决意以调兵铲平逆贼。”

载淳这语气已经不是商量了,而是最后的决断。曾国藩心知载淳圣意已决,自是应下:“那皇上觉得派谁前去平乱比较好?”

“大清之中,最猛当属湘军。如今湘军,曾老坐镇京师,李鸿章坐镇东南。把左宗棠调过去吧。”

左宗棠如今是浙江巡抚,不过因着载淳大力扶植李鸿章,很是被架空了不少。如今能调到西北来,倒也是不错。曾国藩对此并无什么异议。

“两宫太后那?”

“两宫太后不管兵部的事情,倒是户部的那你们要多走动走动。”户部把持着财政大权,一直都是恭亲王在管着。

“如此,臣建议皇上搬师回京。”

当下,美国使节的问题解决了,暑节也过的差不多,是时候回京了。更何况恭亲王如今还在京城里面呆着呢,毕竟是超品议政王,老晾在京城远离帝后也不是事。

“成,晚点和两宫太后商量一下,过几天就回京,同时叫左宗棠去陕甘吧。哦,对了,叫安庆内军械所调几门开花炮去,神兵总要见了血才称的上威力。”

曾国藩听着载淳的嘱托,心下叹息,也不知道大清何事才能平定所有内患啊!

如此,陕甘的事情算是定下,这条任命,在朝廷之中通过的很是迅捷,就连一贯喜欢多话的御史都保持了沉默。毕竟,这种要命的苦差事,能旁人顶上,自是再好不过了。

过了三五日,内务府把承德行宫的事情都处理的从差不多,帝后的銮驾就要从热河启程反京了。这一行路上,声势浩荡,更新调了不少兵甲护驾。显然,六部的人也是怕有不开眼的,在这种时候凑上来行刺什么的。

载淳回京城的速度比去承德的时候还要快上一些,早了两日就回的了紫禁城。大家伙风尘仆仆的回了家,屁股都没坐热,宫里的旨意就又下来了,招恭亲王奕即刻进宫述职。

恭亲王得了召见,还没来得及和荣寿通气,就被招进了宫里。入了养心殿,瞅了一眼,载淳,慈禧慈安,六部尚书,军机大臣们都在,俨然一副一级军事戒备的状态。

“臣叩见皇上,皇上万岁。叩见两宫太后,太后千岁。”

载淳见得恭亲王,自马上就赐了座,叫芷兰上了茶。

“户部如今可还有余粮银子?”

载淳这话问的是恭亲王。户部尚书虽然是桂良,但他这个老岳丈却都得看着自己女婿的面子,显然恭亲王才是说得上话的人。

恭亲王是个很通杂物的,在心里算了算如今国库里的东西:“银子是有的,粮食却是不多。”

年前平定太平天国的军粮都是由北方地区征集的,如今京城附近的几大省份却是余粮不多了。

“可够十万大军支撑多久?”

十万大军的口粮再次是一个计量单位,同样被兵部和户部用于计算军粮的消耗。

“两个月。”

恭亲王如实回答。

两个月。。。

太少了。。。

载淳心里对此是不满得显然这个数字远低于他的预期。

“可有办法?”

恭亲王想了想:“若由东南征粮应该是可以的。”

东南一带之前一直被太平天国把控,如今重归大清治下,那些太平天国残存的余粮应还有些。

想到此,载淳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漕运如今也开通了,无论是河运还是海运都能迅速的把江南一带的粮食运到北方来。

第101章 回族叛乱(五)

黄河改道是1855年,也就是七八年前的事。铜瓦厢(今河南省兰考县北部)以东数百里的黄河河道自此断流, 原本穿苏北汇入黄海的大河迅即化为遗迹。这是黄河距今最近的一次大改道。河决之后, 黄水将口门刷宽达七八十丈,一夜之间, 黄水北泻,豫、鲁、直三省的许多地区顿被殃及。

这场大灾难,


第46节(2/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