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节  今穿古之小大夫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2)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wap.88dus.win/17722/279.html

玉作为制作材料,称之为“圭”。

秦汉之后又经改变形式,依官阶大小,分别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

朝笏的用途首先是作为礼仪之用,众臣在朝中手执朝笏以示对皇帝的尊敬;第二是作为记载大事时使用:古代并没有记事本,遇到朝政大事或对皇帝禀报国事时,便把重要事件写在朝笏上,以作备忘之用。

朝笏兴于周废于清,用玉、象牙或竹木制成,依官阶区分,为官阶地位的象征。

可以说,这是汉人天下的象征,清朝开始,便再也没有了“笏”。

小大夫头一次上朝,武大怕他不知道怎么应对,就教他如何进殿排班,如何行礼,如何山呼等等。

文景辉这才发现,上朝的讲究还挺多!

“我以为大家都是有默契的呢!”文景辉想到电视里那齐刷刷山呼万岁的样子,再看看武大教他的什么到哪儿,看旁边内侍的姿势什么的,这才是真相啊!

“要是百官都这么默契了,你猜,皇上会如何?”武大朝文景辉眨了眨眼睛,难得面瘫着脸,说了个让小大夫打哆嗦的冷笑话。

听了武大这么说,小大夫立刻默了。

当权者,最忌讳的就是底下人抱成一团,帝王之术讲究的不就是相互制衡么?既不能过,也不能松,简直是两厢矛盾!

第二天一大早,文景辉就被大管家打扮一新,武擎苍拉着他去上朝。

文景辉头一次上朝,还挺兴奋!

不过等到了地方,经过了一系列的礼仪之后,文景辉就不高兴了,要是天天这样过日子,他还真的要尽快回到北平府。

这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

大冬天的,外头启明星还没亮呢,他就被武大从暖呼呼的被窝里挖了起来,折腾了一溜十三遭儿,到了宫门口,就跟着前头那人的脚后跟儿走,又是跪来又是拜的,这一年跪地磕头的份儿都用上了。

其实是文景辉想多了。谁让他赶上大朝会呢,这规矩自然就多了呗!

可是小大夫不知道啊!

头一次上朝,就遇到了大朝会,然后小大夫就对上朝这项活动,失去了兴致,到最后简直就是敬而远之了。

上朝的时候,文景辉因为是国公,一品,他的位置很靠前,他偷偷抬头看了一眼,龙椅金碧辉煌,上头坐着永乐皇帝。

正好,赶上永乐皇帝也看向了小大夫。

文景辉一惊,立刻低下了头,用笏板挡住了自己,希望不要被永乐皇帝怪罪。

倒是朱棣被小大夫小兔子一样的姿势给逗笑了,这孩子还这么见外,都是他干儿子了。

而且来了这里快一个月了,也不知道递牌子进宫看一看他义母,这一路行来,他的那辆牛车,可是出风头了。他也见过的,跑起来,的确是比马快。

一早上说的都是这个奏报那个祥瑞的,文景辉听了目瞪口呆!

得了白化病的老虎,成了白虎祥瑞;犄角长了骨刺的梅花鹿,也成了神鹿祥瑞!

这还不算,哪个州府弄了大个的王八,非要说是玄武后嗣!

文景辉憋笑憋的脸都红了!武大在一边看了他好几眼!

没办法,左文右武,文景辉又是被封为“文国公”的人,他跟在右边的武大并列站在金銮殿上,就是中间隔了挺大一块地方。

小大夫捡了乐,龙椅上的永乐皇帝可脸色不好看了。

“啪”的一声响,永乐皇帝打断了那些文臣们的歌功颂德:“这些事情,都是不重要的东西,重要的你们一个都没说!”

“皇上恕罪!”那个正在奏报祥瑞的官员腿一软,直接跪了下去。

他是听说,皇帝身边有个祥瑞的,揣测皇帝大概喜欢这个,毕竟他这个皇位来的有些不正,自然要彰显一番天命所归,才能彻底压住舆论。

所以他才联合几个同僚,弄了些祥瑞出来!

“恕罪?你一大早上就在这里耽误时间,所谓的祥瑞也都是你们牵强附会!祥瑞?祥瑞能祥瑞的过水晶龙吗?能祥瑞的过闪电龙珠吗?”

永乐大帝气的不行:“来人!”

“在!”

“去将天降祥瑞请过来,让这帮王八羔子好好看看,什么是祥瑞!”

“遵旨!”

大臣们的反应很有意思,有的人打哈欠,就像武大他们这样的;有的人就特别好奇,抻着脖子往外看,就想第一时间看到祥瑞。

武大他们是因为看的多了,都习惯了。

而那些好奇的人则是因为只听说过皇帝还是燕王的时候,起兵当夜,便“天降祥瑞”。但是只闻其名未见其物。

不一会儿,四个小太监就抬着个铂金雕花镂空的台子过了来,上面用明黄色绣着龙纹的一大块锦缎盖着。

“都给朕看清楚喽,要是没这么好的东西,就别特么的说什么祥瑞!”永乐大帝亲自揭开了锦缎盖,露出了里头晶莹剔透的水晶龙造型。

“哗!”没见过的人都瞪大了眼睛。

见过的也不再吊儿郎当,正经了不少。


第279节(2/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